近日,半月谈记者在调研时发现,不少基层干部在遇到难题向上级请示时,曾收到过“按规定办”的回复。这让基层干部十分困惑:如果知道如何办,按哪些规定办,谁还会去请示上级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遇事“按规定办”,本是党员干部守规矩、讲纪律的表现,但是,倘若基层的实际问题在现行政策中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在请示上级时,上级单位却以一句“按规定办”来敷衍了是,结果自然会让基层“心灰意冷”、不知所措。“按规定办”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从表面上看,上级以“按规定办”来回复合情合理、毫无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规定”可以参照,亦或是现行的规定和实际问题相悖,又如何让基层“按规定办”?可见,如此“按规定办”的本质还是个别单位不会办、不敢办、不愿办的懒政表现,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新表现,是不担当、不作为的“挡箭牌”,必须要坚决摒弃。
如何扭转如此“按规定办”的“怪象”?关键还在于“担当”二字。上级在回复基层的问题和困扰时,不能因为事难办或者没有先例就用一句“按规定办”把问题“踢回去”,堂而皇之的为“不作为”找借口。古人讲,“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难也不难”,面对工作上的各种“疑难杂症”,我们无法回避,只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出手,才能化解难题。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再难的问题也终会有解,只要我们牢记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始终把重心放到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逃避问题上,敢于直面困难、拥抱困难,没有相应的“规定”和“先例”,就仔细调研、解剖麻雀,结合实际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坚决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彻底解决不收兵”,难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作者:四川绵阳 景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