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商君书》中曾写到:“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意思是说,法律条例,就是人民的生命,是治理国政的根本。从蕴含宝贵资源的我国古代法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500多部,推出司法体制改革举措100多项,法治建设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时代号角阔步前行。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不竭动力。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主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能力,带动全党全国人民在法治强国之路上不断谱写新篇章。
学法知法内化于心。依法治国的重点是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培养法治思维首先就要学法知法。目前,我国已有法律270多部、行政法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1.2万多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基本实现有法可依。领导干部要想扮演好“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和“依法行政的带头人”两种角色,就要自觉把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作为人生必修课,以上率下,带动全体人民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要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通过自学、专题辅导、集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聚焦所在行业领域、工作岗位,做到相关条例条款了然于胸,为熟练运用法律法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奠定坚实基础。要重点学习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法律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等,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法律宣传、解读工作。
守法用法外化于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头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领导干部要背好法律知识“营养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调解群众矛盾纠纷,宣传法律维权政策,用法律武器有效解决依法防控、复工复产、公共卫生等重点难点问题,真正把法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才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者:湖北省云梦县委组织部 谷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