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刚重组的中国猪肉业巨头——万洲国际(WH Group)因未能吸引足够投资者而取消了20亿美元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一个月后,中国国有食品巨头中粮(Cofco)旗下的猪肉部门表示,正与国际投资者合作扩大业务。
这些投资者包括私人股本集团KKR、霸菱亚洲投资基金(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厚朴投资(Hopu Investment)和博裕资本(Boyu Capital)。
中粮肉食(Cofco Meat)称,这个财团将“在华建设并管理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及肉食品加工厂”,但未透露投资数额。
投资条款尚未公布,但路透(Reuters)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KKR将投资约1.5亿美元。路透还表示,该财团的总投资将达到2.7亿美元,最多将持有中粮肉食70%股权。
中国正重整其农业产业,以期确保食品供应的质量和数量。
这种重整主要是通过跨境并购来实现的。例如今年4月,中粮以15亿美元,购入其与亚洲最大大宗商品集团来宝集团(Noble Group)组建的蔗糖、大豆和小麦合资公司的部分股权。而这一努力方向也让外国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于这个全球最大的食品和杂货市场。根据IGD的数据,中国食品和杂货市场的年度估值为逾1万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中粮收购来宝业务部分股权,以及今年早些时候购入贸易商Nidera的控股权都表明,它也希望打造一条全球供应链。
这与中国政府政策重点的转向一致。中国人收入不断增加,饮食更为丰富,却面临可耕地以及清洁水的短缺,令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放弃传统观念,开始赴海外寻找畜牧业所用饲料。
中国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也是中国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的原因,而现代化农业进而又依赖规模更大的投资。
中粮肉食旗下拥有家佳康和万威客两大品牌。该公司希望其最新投资者能够加快实现该公司的目标,即成为“中国领先安全肉类食品供应商”。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肉类是中国人饮食中最大的单一食品种类,满足这种需求十分关键,也是集团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中国消费者希望中粮振兴中国肉食产业,并提供安全的肉类产品。此次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中粮集团推进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探索,也是完善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的有益尝试。”
中粮的历史要追溯到1949年,但中粮肉食是5年前才创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