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熊攀
淤洲村位于汉川市分水镇北部,汈汊湖西南端,原是一片水洼之地,因水道久被泥沙淤积成洲而得名。
细心的人会发现,淤洲村每家贫困户房子的侧边空地上,都栽种了3-5株栀子花树苗。那是几年前,汉川市委党校15名教职工和镇村扶贫队员一起栽种的。
每到夏季,树上一朵朵白色的栀子花竞相开放,香远益清,那朵朵花香,仿佛在向人们昭示着每个贫困家庭的变化与进步,生机与希望。
“我们一家四口终于搬进新房”
黄还生一家4口人,是村里最困难的贫困户之一。夫妻俩和小儿子都有智力障碍,还患有多种疾病,大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但收入不高。虽然享有低保及残疾补贴等各项扶贫政策,但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最令人担忧的,是他家的房子。破旧不堪的平房,房顶东南、西南角都开了“天窗”,四周的墙壁像闪了腰身,随时都可能崩塌。
经鉴定,黄还生家房子为D级危房。改造迫在眉睫。2018年9月,汉川市委党校和村干部与汉川市住建局驻淤洲村扶贫工作队协调。同年11月,经过协调,黄还生家出1.5万元,村里帮扶工钱1万多元,按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补贴3万元,新建起一座黑瓦白墙的三间平房。
2019年春节前,黄还生一家四口终于搬进新房。他满心欢喜地告诉大家,他给大儿子准备一间新房,打算当作他结婚用的婚房。
黄还生一边说着,一边开心地笑着。他们虽面临诸多困难,但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仍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健康扶贫,帮我解决了住院费”
贫困户黄修安今年67岁,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长年吃药。
两年前,老伴患了癌症,治疗费用花了10多万元,却最终没能挽回生命。
“2019年,我住了7次院。是政府的健康扶贫政策,帮我解决了住院费。”老黄感激道。
据镇驻村干部登记资料显示,黄修安2019年历次住院疾病类型、所住医院、住院的时间、所花费用、报销费用等都有详细记录,花费总计6万多元。元至5月,他住院4次,累计花费治疗费5万多元,根据汉川市健康扶贫政策,他医疗费报销达90%,个人付费5000元封顶;后3次住院治疗,基本上免费。
“孩子上大学去了,这家也有了盼头”
贫困户陈艾红是一个不幸的人,2002年丈夫因身患癌症去世,那时她的儿子小黄杨还不满1岁。
但她也是幸运的,2014年9月,她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政策,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根据汉川市扶贫政策:从2014年10月起,她每月领取近400元低保金;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儿子黄杨读初中3年,每年享受生活补助费1250元;读高中3年,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学费全免;2018年,经鉴定她家住房为C级危房,改造加固享受危房改造补贴费1万元……
谈起她的家庭,陈艾红高兴地说:“在政策帮扶下,去年,儿子高中毕业顺利考上了大学,我们家也更有了盼头。”